家校合力,润心育人
发布时间:2019-11-07 来源:头桥中学
 

                  头桥中学     杨玉梅

一、案例背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二者的结合。夸美纽斯也形象地说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一架飞机的两翼,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出事。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因而,如何做好家校共育,是学校和家长需要一直学习、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二、案例情况及举措

对新接任的班级还不太了解。有一次查看班级qq群信息时,发现里面充斥着个各种争吵和谩骂声。再仔细看,原来是小王同学在群里发飙,粗言粗语。同学们对他的言行特别不满。我讯速地给小王同学私聊,劝慰他先保持冷静,有什么事第二天解决。

第二天与孩子沟通后,孩子表示很后悔自己的行为,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通过了解发现小王同学来自于单亲家庭,学习基础差,脾气暴躁,与班级孩子的关系紧张。家长也不是太配合学校的工作,有时候跟着孩子一起撒谎。这样看来,孩子身上的问题跟家庭环境成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改变他的现状,使其融入班集体,必须从他的家庭入手,了解孩子现状的成因。

于是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家访。他的父亲对于我的到来有点诧异和不屑,匆匆打个招呼就借口工作忙,溜之大吉。通过和小王同学拉家常,了解到孩子的母亲在他还不记事的年龄,就离家出走了。平时小王父亲也甚少关心孩子,俩人交流甚少。这次家访让我看到了小王家长对家访的抗拒和对学校工作的不信任。

后来有一次下雨天,小王同学没带雨伞,我开车送他回家,顺便进行第二次家访。这次他的父亲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一直在说些感激的话,并一再说孩子怎么怎么差,一副很羞愧的样子。从中我察觉出这对父子内心的自卑和不安。于是我尽量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告诉他孩子其实很爱劳动,也遵守纪律,基础差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做到最好。

经过几次深入的了解,发现他的父亲文化素养不高,虽然内心是爱孩子的,但根本不懂得如何做家长,遇到问题动辄打骂,造成父子关系紧张。于是我决定从他父亲入手,对他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有时候会我转发一些家庭教育的资料给他,有时候是他主动打电话问询哪种问题该怎么解决。

经过几次多种形式的家校沟通,终于等到小王同学的蜕变。现在的他学习刻苦,为班级服务积极,成绩有所提升,人际关系融洽;其家长时常发来问候短信,感激我对于他的指导以及对孩子的鼓励和信任,并说,如果有可能,自己也想做一名教师!

三、案例反思

小王同学的改变让我深刻体会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家班共育?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畅通沟通渠道,凝聚育人合力

1、 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晓黑板群

 开学伊始,为方便家校沟通,第一步就是完善沟通渠道。因此,

班主任可以利用暑假时间,提前建立好班级家长的微信群、qq群,晓黑板群,并把相关任课教师拉进群里,利用学生返校和家访的时间,把这些群号告知家长,要求家长加入。有了便捷畅通的沟通渠道,才能为家校共育助力。  

2、整理家长的基本信息

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班主任往往非常重视对孩子的了解,却忽视了对家长的了解。其实前者看到的是表象,后者看到的才是成因。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尽快对家长做一个了解也很重要。整理家长的信息是了解家长的一个渠道。

家长的信息应包括:家庭状况(正常、离异、单亲等)、父母的姓名、学历、电话、工作单位;有无不良嗜好等。总之,信息越完善,越容易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知。

另外,家长信息的整理越早越好。尽量在开学前就要对每个孩子的家长情况了如指掌,以便于开学开展学生工作。

3、借助其他方式,完善沟通渠道

便捷的通讯工具,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但家校沟通并不

仅限于此。比如,还可以利用家庭作业记录本上的“家长附言”、学生周记、家访,家长会等渠道进行沟通。甚至邀请家长来校,参与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也是不错的沟通渠道。比如:邀请家长参与“我为班级建言献策”等。通过参与班级管理设,提升家长的责任意识,增强家校的凝聚力。

(二)合理安排家访,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

    家访是联系家庭和学校的一座桥梁。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如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爱好、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对老师和同学的认识和评价、常和哪些人来往和接触等。这样班主任就可把它和学生在校的表现联系在一起,形成关于该生的整体形象,从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对其进行教育。 

班主任在家访前应制定一份家访提纲,考虑好时间、目的、内容和方式,对家访的任务和目的要明确,对家访的实际效果做好各种预计,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对于新接班的班级可以利用暑假家访。制定以下几个家访内容:整合父母的信息;完善沟通渠道,指导家长正确加入班级晓黑板、微信群、qq群,并提醒家长每天查看;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的成绩,定目标,找差距;学生谈自己的假期生活;教师提要求: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学习生活的管理、体锻活动等。

对于班级的所谓“问题孩子”,需要家访的,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态度谦和,多鼓励,少责怪。多谈孩子的闪光点,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开展家庭指导力培训,提升家长的育子能力

目前,一些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教育知识匮乏,缺乏

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存在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很多家长不了解现代教育的特点、孩子成长规律和发展趋势,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在教育子女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遇到难题时更是束手无策。

由此可见,要实现家校共育,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刻不容缓。作为班主任,也要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知识,借助多种渠道对家长进行培训。当然,这种培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能涉及学生隐私,不能针对某个家长,不能强加于家长身上。和对学生的教育一样,也要“润物细无声”。

    第一:角色定位,凸显育子的责任性

有些家长,对孩子缺少陪伴和交流,平时“挺尸”——对孩子不管不问;偶尔“诈尸”——发现问题,对孩子非打即骂。家长缺位使得这些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的滋润,造成情感损伤。面临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极端和偏激心理。

因此,加强家长的责任意识非常重要。对此,可以开设相关专题讲座 ,唤醒家长的责任意识,加强角色认知,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位。懂得作为家长,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从而会有意识地去学习育子知识,尽量扮演好家长的角色。

第二:知识传递,凸显育子的科学性

家长有了责任意识,就会有学习育子知识的欲望,班主任要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抓住契机,对家长传递育子知识。这种传递可以多种形式:开设专题讲座;推荐好书,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要做的100件事》等;家长会上的互动;利用媒介——班级微信群、qq群、晓黑板等发布育子文章。比如,我开设过《今天如何做家长》、《亲子沟通是生命的互动》等讲座。利用媒介传递过多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比如:“开学第一课,这段话刷屏了”、“父母三种教育方式影响孩子智力”、“龙应台与安德烈:爱的教育”“陪伴孩子成长的45条新理念,值得父母思考”等。通过多种方式的育子知识传递,家长在育子方面积累了大量知识,增强了育子的科学性,为家校共育做好基垫。

第三:现身说法,凸显育子的实效性

育子知识的积累为家长的育子问题指明了方向,为了增强这些知识的说服力,已经为人父母的班主任还可以现身说法,手把手教给家长怎样育子。

比如,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告诉家长我是这样做的:自己以身作则,先让自己爱上阅读,并坚持阅读;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引发孩子的兴趣;家中多备点好书,可以放在沙发扶手,孩子的床头柜,餐桌的一角等,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看到书,拿到书;与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完成后给予奖励等。

通过这样的现身说话,家长更加坚定了育子信念,也会对学校教育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有效实现家校共育。

第四:个别交流,凸显育子的针对性

由于学生和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育子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有些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与家长反复沟通,单独交流和指导。

比如,学困生问题,要引领家长对孩子有期待、有要求、有宽容、有奖惩;早恋问题,要引领家长正确看待,智慧处理;青春期叛逆问题,要引领家长了解孩子青春期的身心特点,有效沟通......

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班集体才可能好起来。

孙权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让我们紧密家校沟通,以家班共育,滋润孩子的心灵,丰盈孩子的精神世界,许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