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缺憾,静待花开
发布时间:2019-11-07 来源:头桥中学
 

头桥中学   万芬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安的种子》                   

还记得2016学年六年级新学期开始,一个女孩来到了我的班级。经过一段时间接触,我发现她的行为与其他学生不一样:说话很天真,语言表达不清楚;上课不听课,经常坐立不安;下课喜欢一个人到处闲逛,听到上课铃声也无动于衷,不愿意进教室……她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的重视。经过了解,我得知孩子的父母离异,孩子平时是和爷爷住在一起的,并且孩子有精神上的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智力发育上也略低于普通孩子。在与孩子家长沟通过程中,他们觉得老师歧视他们的孩子,反复强调孩子没有病,坚持让孩子到我校接受普通的教育,而且要求孩子听老师的话,要认真听课学习等。孩子每天都过得很不开心,很压抑。

追根溯源找原因

面对这样的一个女孩,我不断思考,找到如下两点原因:

家长不愿正视孩子的“不完美”。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可我们很多家长就是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差异,有时还要刻意隐瞒一些孩子身心上的“不完美”,强迫自己的孩子要和普通孩子一样。比如汪同学的家长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精神上的疾病,智力发育也相对比较慢,可还是强迫她每天都要认真学习,而实际上每天8节课的学习对她而言就是一种折磨。

家长担心孩子的“不完美”被歧视。家长要求对其他学生隐瞒孩子的病情,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有时也会让老师有些为难。比如老师安排任务时,有时在指出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时,总有学生会提到她的名字。老师这时也不能公开包庇,因为学生希望老师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处理的。这对她有时候也是一种伤害,可是别的学生并不知晓。她上课随意打乱课堂秩序、不听讲、不做作业、随便跑出去……老师对她过于宽容的对待和呵护,在不知情的学生眼中就是失去了公平。久而久之,学生也可能慢慢疏远她这个“特殊生”。

她的接受能力比较弱,不会人际交往,渐渐地她与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可是这些在她妈妈眼中却变成了学生对她的歧视,对她更加严格要求,甚至还要求老师在她听不懂的时候多教几遍,这些如同一座座大山压着她。

柳暗花明有方法

找到了原因,我又不断思考——怎么去改善这种情况?为此,我通过翻阅书籍、参加培训、请教同事和专家等途径不断学习,逐渐形成一些可行措施:

悦纳家长释放情绪。我首先耐心聆听家长的倾述,即使有时家长的情绪可能会有点失控,但我总能微笑面对、耐心聆听,悦纳家长的各种情绪。我理解,由于汪同学的情况,家长各方面压力比较大,也表示能体会家长想要自己的女儿和同龄人一样优秀的心理。家长是担心孩子的“不完美”在学校里受到来自老师以及学生的歧视,因此不愿意公开孩子的病情,对她也格外的严格,想让孩子和其他同学一样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想让她在成绩上有所提升,想让她变得不那么“特殊”。

鼓励家长直面“特殊”。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经常鼓励家长要勇敢面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承认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是有点“特殊”,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在我的鼓励下,家长愿意带着孩子去市区有关专业机构进行专家咨询、有关测试等,让专家给出更专业的指导意见。家长还带着孩子去区内的特殊学校咨询,寻求专业教育人士的帮助。家长的积极配合让老师倍感欣慰,也更愿意去配合家长帮助孩子。

引导家长走近孩子。为了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我邀请家长到校,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近孩子的校园生活。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从来不看老师,老师布置的命令她完全听不懂,而且上课时总是因为一些自己的小事打断老师上课的时候,家长的脸上露出了歉意的微笑。同时,家长也看到了上课时老师并没有因为她的表现而忽略她,有时是善意地微笑,有时是轻声地提醒,有时是耐心地回答,有时是故意地提问……她总是在老师的心尖上;班级中的孩子并没有刻意疏远她,她天马行空的问题总是有学生会回答,下课后还是会有学生和她聊天,只是她的专注程度不够,说不了几句话自己就跑远了;而且有时上课不能及时进教室,任课老师和同学们会立即出去找,或把她带回教室,或把她带去办公室。

   让家长实地观察孩子在校表现,是为了让家长更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她真诚的帮助,让家长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万千宠爱送给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家校共同努力,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家长能正视孩子存在的特殊问题,对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们给予孩子的特殊帮助以及爱表示感谢。在她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也不会再指责孩子或者埋怨学校、老师和同学。在我的指导下,家长会网上搜集与孩子病情相关的信息,在学校的安排下,家长会来学校咨询学校的心理老师等。家长不再对她那么严格,依据她的兴趣点、能力点学习,不强迫,不逼迫。

课堂上我与她约法三章,她不懂的可以找她的小师傅询问;课后我尽量让她在班级里找到她的归属感,她有需要承包的卫生包干区,图书角等等。其他任课老师积极发掘她的潜力,比如体育老师发现她长得壮实,就经常在体育课上指导她进行实心球等力量训练,她很有兴趣,已连续两年在校运动会上获得实心球比赛冠军,成绩卓越,有望参加区级运动会。

对于她的病情,我适当透露给了部分学生,鼓励她们主动接近她,与她交朋友。她现在有了信任的小伙伴陪她聊天,我与她有了我们的秘密时间,她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着。

家长现在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孩子愿意分享学校的事情给她听,会把老师写的小小的表扬纸条贴在墙上,大声地一字一字读出来。

家长对这个有缺憾的“不完美”的孩子的压力源于不敢正视孩子的“不完美”,源于担心孩子在校受到来自老师以及学生的歧视。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怕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只要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近孩子的学习生活,让她真真实实地看到了,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那家长的焦虑也就不复存在了。

家长在面对特殊生的时候千万不能去当“裁判”,有时候需要学着当“啦啦队”,在她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呐喊助威。家长要相信,每一朵花都有开放之日,我们需要做的是——静待花开。

分享到: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