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地理作业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9-11-07 来源:头桥中学
 

上海市奉贤区头桥中学   盛国庆

一、精心设计地理作业的背景

作业设计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检验学习效率、考查教学模式、督促教育质量的作用。在新出台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地理、生命科学等学科将要进行设置跨学科案例分析题,主要是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措施是地理学科的一场巨大的革新,对于地理教学的模式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机制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性。在这种翻然改进的形势下,地理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地理作业,提高命题能力,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养成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区域认知。

目前,新课程的地理课堂改革已经慢慢渗透到初中学段,但是地理作业的设计却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作业质量与效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有的作业只涉及到了地理课堂配套练习,忽略了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有的作业顾及到了课堂学习任务,忽视了对质量的把握,大量的学习任务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有的作业完成难度偏大,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传统的地理作业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深入培养,阻碍了地理课程改革的进程。那么要想把地理课程改革持续化、制度化、精细化就离不开地理作业的改革。

.精心设计地理作业,提高学生地理核心能力
1.
精心设计提作型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能力

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中两个重要的能力,特别是在地理核心素养提出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所以,在设计地理作业时,应该通过对地理课标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学生基本情兄的了解,合理有效设计作业,使实践类作业易于学生操作,又有利于学生提高观察和实践能力。

情景一:在学习完地图语言等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绘制校园或是小区的地图,利用卷尺、指南针、测角度仪等计算出校园或是小区的具体数据。再使用直尺、铅笔、圆规等学习工具,在地图上绘制出相关的平面地图,然后再贴上图例、写上注记,并标出方向,最后进行等比例计算,得出整张地图的比例尺,制作成一个简易的学校或小区的地图。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既有学习地理知识与器材的规范操作,又提升了自己的创新和审美情操,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情景二:在学习世界地理之后,教师可以尝试编制地理主题小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国家地理信息,绘制一份属于自己的地理小报。主题小报要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地形、气候、民俗习惯、国家简史等。主题小报的设计可以有效固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能力。

2.精心设计探究型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全面、 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可以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得到加强,使学生从感性认知越到理性认知阶段型。

探究型作业正是合理的把综合思维应用在作业中的一个体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热点新间进行探究,比如 5.12汶川大地震的成因、美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黄土高原对周边地理事物的影响;也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如“沙漠烤蛋、鼻内结冰”等问题分析;还可以结合乡土地理进行综合探究,如上海如何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上海美食和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探究型作业需要收集大量资料,需要学生深入挖掘材料,这可以帮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加深理解知识、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

3.精心设计读图型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当前地理作业中,数师过度注重理论识的巩固和训练,固化了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这就要求平时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到以下几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在地理课堂上要求学生左图右书,西洪城良好的图文并茂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所看图,赌徒,在图标中寻找相关地理事物,归纳地理规律,提升学生对地理区域知识的领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到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教会学生空间定位的方法,可以是经纬线定位、地形轮廓、不同的地标等等。

培养学生图与图、图与文的转换能力。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对地理图表进行纤细、透彻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图表中翻阅的地理知识或是地理规律,并运用地理属于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准确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悉一些基本图、常用图的信息。例如:我国季风图中,理解季风形成原因,以及季风带来的有利于工农业的方面和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弊端;我国温度带图中,了解温度带的划分原理和界限,另外要说出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性。总之,只要方法得当,可以起到良好的培养学生获取图表性的能力。

培养学生绘制地图。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多读图,会读图,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图,如绘制中国森林覆盖分布图、绘制中国国际贸易量图、绘制每一课的思维导图等,学生在绘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区域地理的特征作全面把握,另一方面也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才能更有效地反馈出需要表现的地理要素,这对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4.精心设计活动型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育核心素养,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比如,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天气的节气;让学生寻找垃圾对大自然的破坏的材料;收集民俗文化与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的资料;假期可以记录每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指数,分析产生空气污梁的主要原因,从自身角度去解读有哪些可改善的方法;搜寻身边食物的种植范围,分析不同地区食物的来源,了解不同美食的来历。

通过活动型作业,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人地协调观念、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终极价值,使学生成为对环境对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地理课程改革已经进一步深入,地理教师应该逐步认识到地理作业已经不单单是知识的简单反馈,更重要的是应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

固步自封的教学模式是不适宜的当下的地理改革潮流的,也不可能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应该为此认真研究地理作业,开发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作业,帮助学生在快乐做作业的同时逐步提升地理素养。

分享到: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